文\麦浪
热血洒碧空,浩气贯长虹。在侨乡台山石花山风景区内,有一座巍然屹立的飞虎队纪念亭。每当我散步经过此处,惹人注目的飞虎队队徽总吸引着我的目光,旁边雕刻记述的飞虎队战功以及建亭缘由,以及两边石柱以“飞虎”撰联:“飞征中缅亚洲威震,虎逐倭寇名扬天下”,这些都让人肃然起敬,情不自禁为华侨子弟们精忠报国的事迹深深感动。
台山素有“华侨航空之乡”之称。此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相关信息,包括英烈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当中有名有姓的台山籍英烈共有36名。可想而知,他们在参加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以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精神,献出了自己的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谱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瑰丽诗篇。
时光倒流。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无数台山华侨抱着“航空救国”的信念,在海外钻研学习航空技术,投身到航空救国运动之中。美国、加拿大华侨在海外纷纷办起航空学校,为万里之外的祖国培养飞行员,很多台山华侨回国参与创办航校和飞机制造厂,积极捐款购买飞机用来抗日。据不完全统计,在1937年到1945年间,美国华侨捐献飞机60多架,其中一半为台山籍华侨所捐。而美国台山华侨回国参加对日作战,空军飞行员就有50多人,激战当中击落日机30架。让台山深感骄傲的是,1937年8月14日,美国华侨飞行员陈瑞钿、黄新瑞等在南京句容空战中,就曾创造与队友一举击落6架日机的骄人战绩。
1941年8月1日,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期间,中华民族处于全民抗日危险时刻,那些散落在太平洋彼岸的侨乡儿女,尽管身在异邦,依然心系故土,他们在国难关头纷纷挺身而出,加入由陈纳德担任司令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促使中国逐渐夺回战场上的制空权,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搏击长空的英勇事迹也广为世人传颂。
对于陈纳德将军统率的“飞虎队”,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绰号由来,由于侵华的日本是一个岛国,当地居民一直惧怕鲨鱼。为了显示出震慑对方,美军飞机的机头均漆成鲨鱼头,队标为带翼的小老虎,因而被人逐渐称为“飞虎队”。不过要大书特书的是,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飞虎队”,有不少台山华侨是该队的重要成员,他们在战火纷飞的面前留下了不朽传奇。
为加深对“飞虎队”的了解,读懂过往背后的历史故事,我曾数次前往台山市博物馆,找到了那个烽火岁月年代的见证。或许你会对此满是疑问,在飞虎队为什么台山侨胞数量最多?因为在1942年组建第14航空地勤队时,来自台山的余新贤加入队伍时任少尉,受其报国精神的感召,他的三位堂弟余新振、余新伦、余新伟也先后加入飞虎队,因而一门四“飞虎”,成为一段航空传奇佳话。余新贤不仅只局限于家族选人,还负责征兵宣传发动工作,经他的努力得到数以千计的美籍华人积极响应,纷纷应征加入美军“飞虎队”,回到祖国向日本侵略者宣战。
随着战事更加激烈,陈纳德组建的14航空地勤队和987特别通讯连,接连到中、缅、印战区参与战争。这两支队伍约有1600人,95%是属于华裔子弟,其中大多数是祖籍台山等地的青年。这批华裔士兵主要承担飞机维修、通讯服务、运输以及军械管理等工作,分散在昆明、西安、重庆等地支援飞虎队战斗,飞虎队有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得以频繁强攻日军的补给线,在战争初期就阻挡了日军继续推进,祖籍台山的华侨子弟写下历史厚重的一笔。
1943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时刻,中、美、英盟军在中缅印战场的作战任务日益加重,号称“飞虎将军”陈纳德指挥的第14航空队,需要飞跃历经生死的“驼峰航线”,这条援华物资空中运输航线是世界空运史上最危险的航线,经喜马拉雅山脉穿梭于印度缅甸和中国之间,有“死亡运输线”之称。据资料统计,在这条“死亡运输线”上,有1500多名美方飞行员牺牲,中方牺牲飞行员168人;中美双方共损失609架飞机;运输战略物资85万吨,占援华物资的81%,那些壮烈捐躯的热血男儿真正惊天地、泣鬼神。
值得称颂的是在抗战期间,英勇善战的第14航空队,共击毁日机2315架,使日本空军的“制空权”丧失殆尽。同时,第14航空队还为中国地面部队担任空中支援、提供后勤保障运输并训练中国空军,使其作战范围几乎涵盖了半个中国,有力地援助中国抗日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激励了国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荣耀满身的黎荣福,就是陈纳德第14航空队的一员。黎荣福于1923年出生于台山,年仅15岁前往美国,19岁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伊利诺州的一所军校学习无线电操作。毕业后,黎荣福便成为美国第14航空队的航空无线电报务员,不久就与连队一起乘船向海外进发,抵达印度后才知道是要参与中缅印战区的抗战行动。黎荣福在飞机上的主要工作,是与目的地报务员保持联系。他们从印度起飞,越过喜马拉雅山,把战略物资运送到昆明(驼峰航线)。当时有一段时间,黎荣福和战友往昆明运送的是骡子。因为当时滇缅公路还未修好,前线需要的武器弹药以及军需物资,都要用骡子来驮运但却充满危险,可他们早已把生死置于度外。
黎荣福执行“驼峰”运输任务38次,因在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共获得了4枚荣誉勋章。战争结束后黎荣福说,每次执行任务都很危险。由于物资短缺,运输机上没有配备枪支和降落伞,黎荣福把每次飞行都当作最后一次。在那些执行“驼峰航运”任务的运输机中,有不少飞机被击落,人员伤亡惨重,有时有些运输机被打得只剩下一只发动机在工作,或是机翼被打掉了一半,而幸运的是他从未被打得如此狼狈过,但对无数台山战友牺牲却无比痛惜。
台山籍飞虎队队员甄崇运,于1922年在台山四九镇出生,1932年去美国。1942年应征入伍,成为“飞虎队”的一名特种通讯兵,他在密苏里军事基地受训18个月,接受无线电台收发信息,以及截获、解密日军信息的专业训练,然后便随部队向中缅印战区进发。据甄崇运后来回忆,在60天横跨太平洋的航行中,因为没有舰队护航。他们的船每10分钟即变换一次航线,以避免被日军的潜水艇拦截。当时飞虎队付出的代价很大,同时从加州出发的3艘飞虎队运兵船,有两艘遭遇日军舰艇的拦截被击沉没,有不少人就此于海上丧失生命。
甄崇运部队的总部设在昆明,他所在的飞虎队”第987特别通讯连电台是当时的“超级机密”,每部电台都安装了自行毁灭装置,只要发现日军进入电台方圆15英里的范围,就需要启动电台的自爆装置。甄崇运与战友们穿上绣着“血符”的军装,参加每一次激烈的战斗,因从外表看华裔士兵与日军士兵难以分辨,因此“飞虎队”的士兵都要佩戴“血符”,以便在战场受伤后获得中国军民的抢救。甄崇运在昆明期间,以出色的情报战绩荣获二战铜星英勇成就勋章,而在当年的“飞虎队”全体士兵中,仅有4人能够获此难得殊荣。
光阴荏苒。甄崇运在事隔64年后,将自己二战中荣获的10枚奖章和4枚徽章等,全都捐献给了台山市博物馆以昭示历史、启迪后人。2007年11月,身体硬朗的甄崇运满怀家国情怀,在国内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开心地与“飞虎队” 11名粤籍华裔老兵,携37名家眷返四邑寻根访祖,留下了一份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1923年11月出生于水步镇的林日新,于1937年还在广州培正中学上学时就亲身见证了日本飞机对广州的轰炸,此后他随家人移民美国,刚刚18岁的他看到中文报纸上有介绍陈纳德将军组建“飞虎队”,并征集华裔士兵回中国服务的通告,尽管当时中学还未毕业仍积极申请参加飞虎队,当时和他报名的还有年纪差不多大的叔叔,最后两人都通过了选拔成为飞虎队员。在美国培训了6个月后,他被分配到地勤小组,负责飞机的维护和修理,而他的叔叔分配在运输组。 1944年后,林日新被调到河北的老河口机场,此处离日本占领区不过100多英里。在这里,林日新见证了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后来他们用夜间战斗机进行反击,差不多每天打落一架日机,一连5晚,当第5架日军的飞机被击落后,日军就再也不敢来了。战争胜利后,林日新经过日军的机场,看到那仅停着一架日本飞机,才知道日军飞机损失惨重,甚感飞虎队空战的战绩来之不易。
像台山籍飞虎队队员黎荣福、甄崇运、林日新等华侨子弟,为抗战胜利贡献一切的功绩早已载入史册,而他们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这段从军经历也给自己的一生带来了巨大影响,而这显赫荣耀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得到周围人发自内心的极大尊重。林日新对此感慨万千说:“中国国家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的人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国家强大了,中国人也在强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温故知新。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的飞虎队展区,使我能近距离了解到华侨抗战时期为支持祖国的奉献精神,“飞虎队”有关队员捐赠的军装和奖章,以及各种关于华侨抗战的资料和物品等一件件真实的文物,真实的勾勒起了历史的本来原貌,我非常感谢台山博物馆内收藏了飞虎队的千件文物物件,同时还建立了数据库,运用大量的文献、历史图片、文物实物图片、视频,以图文并茂地展示台山籍华裔飞虎队员伟大的家国情怀。我希望台山年轻一代通过珍贵的文物、老照片、历史遗迹,追寻当年令人震撼的历史故事,让“飞虎精神”永驻侨乡大地,铭记他们为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日子。
岁月如歌光后人,飞虎精神永不老。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此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展望未来,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应该也必须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麦浪,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江门市炎黄文化常务理事、台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副会长,中华网络精品文学艺术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副主编。
责任编辑:
2024-11-12 11:42:17
2024-11-11 17:21:11
2024-11-11 11:32:54
2024-11-11 11:31:11
2024-11-09 22:11:42
2024-11-09 22:08:02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