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副刊 > 书评随笔

黎阳诗集《西岭笔录》出版 复苏古典意境,烛照人间万象

本书是诗人黎阳的最新诗集,收录其诗作一百余首,全书按照诗歌所写内容与风格分为四辑:“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诗人在生活之光、心灵之光之后,在更为宽阔的历史场域中寻找被掩埋与遮蔽的时间之光,与历史对话,使用当下的词语,去擦亮历史的镜像,并以此照亮人间万象。他善于以古典的诗句为题,嵌入大量古典性的意象和词语,书写现代的感受,实现古典意象的现代复苏与现代生活的诗意烛照。诗人以笃定的笔触与奇绝的想象,为读者绘制出当下与过往的种种情境。
 
 

 
根,方荔绘
 
 
推荐语
 
 
《西岭笔录》整体看是读诗的笔记,又是读人的笔记,也是黎阳诗歌的时光简史。在往事、古人、故人、乡音构成的书写框架里,在诗风渐变的诗歌潮流中,黎阳依然遵循本心,沿着行吟之路缓慢而虔敬地书写着读山、读水、读人的印象与感受,释放着见山、见水、见人的独立性言说。
 
——罗振亚
 
 
黎阳熟谙诗歌技巧,也能游刃于丰富的诗歌意象之间,在故乡、亲情、阅读、行走的牵挂与感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翻开这本诗集,我看见了黎阳诗歌创作的独运匠心、品格坚守与个性探寻,当然,还感受到了他融化进诗歌中的那令人动容的浓浓深情。
 
——徐良
 
 
正如《西岭笔录》中“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四辑所标识的那样,它们让我读出了山河之大美、草木之鲜活、时光之深幽、穿云之旷达。
 
——崔国发
 
 
于黎阳来说,世间万物无一不是诗歌所要描写的对象或可以使用的意象,甚至“词语”或源自古代汉语诗歌的“情境”,也是诗歌写作“新鲜的灵感与材料”。在“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中,在古典情境的现代衍生中,诗人要做的,不仅是“风的追随者”或“花的园丁”,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诗歌中做到“从一个词语,向另一个词语致敬”,从而为不断发现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新的可能而努力。
 
——蓝紫
 
 

岁结手信,方荔绘

 

 

 
诗集精选
 
 
贺兰山岩画
 
是的,那些秘语正在消失
我们逐渐看不到那些话音的痕迹
那些被雕刻的记忆正在被时间侵蚀一空
那些裸露的脱落的石粉中隐藏着大地
最后的秘密
 
山风不断地催促我的脚步
拇指在反复抚摸颈下的狼牙
岩羊出没在石刀之下
沙葱和沙砾在时光之上
太阳神上的二十四节气
留给贺兰山的影子
 
山泉潺潺,镇山虎端坐的崖头
还有呼啸的胡笳飘过
西夏或者吐蕃或者更远
只有山岩上的图腾不灭
才有这褶皱的山峦间叮咚的回声
 
 
 
雨中峨眉
 
那年陡峭的峨眉还没有流泪
一团云雾和我们新鲜的结婚证书
从山脚缓慢地展开到山顶
 
此刻的峨眉已经有雨
一串串的水珠
连接着我们一生的心事
 
在某疗养院里
爱人和我充当需要疗养的人
为健康的身体加一滴润滑油
 
那些奔跑的足迹和挥舞的手臂上
一些汗珠包容着我们简单的争执
 
我命中有水
她无暇观赏水中的月亮
一条大河在我们身边
缓缓流过数年之后
依旧壮阔波澜
 
 
 
一座跑马山
 
如今的山,越高越冷静
所有的绿色带着隐晦的笑容
从歌声里跑出来的马
一边遛着一边寻找爱情
 
菩萨和佛爷背靠着岩石
保持着最初的姿势
他们不动,那些马还在动
 
看到山的马,跑不动了
就停下来吃草
有时候吃的不是草
或者是树叶
只要能够填补欲望的都是食物
 
一座跑马山,有多少马跑死了
还有多少马在跑
 
 
 
完美风暴,方荔绘
 
 
一场大雪没有阻断思念的降临
 
一粒米中的村庄,在放大思念的倍数
从蜿蜒的田埂上,映出父亲宽厚的背影
雪亮的锄头清除杂草
有时候愿望也会被刀刃砍掉归途
 
我跟着母亲,亦步亦趋地贴在后背上
自己不走路,也走不出血热的咳嗽
命运在我的肺里融化成积水,凝重把身体
压倒在203医院的病榻上,9岁的我
 
真得很淘气,即使拖着歪歪扭扭的脚步
也不愿意把呼吸落在安静的呼吸机里
不明白轮回,而更不清楚死亡
从未想过站身起来,就会遗忘半生的村庄
 
一粒米中的村庄,有祖父的拐杖
还有外祖母的烟草,河沟里有记忆丢弃的泥浆
高大的麦垛上,姐夫用瘦小的身体
擎起来一叉麦秸,我用矮小的身子去压实
 
我抱着外甥女,从小到大
从抱起她们的子女,到抱起自己的女儿
村庄,一直抱在我的身旁
一直抱到命运的大雪来临
 
先是祖父,后是外婆
人世间是他们没有看尽的花朵
再后来是母亲,然后是大舅妈
我知道这场雪下得我害怕
每一场雪,都会有亲人走开
 
一粒米的村庄,没有米的牵挂
温暖的回忆,在一场大雪中
不断地破碎,不断地累计
不断地在思念里涌出落在腮边
成为一辈子说不完的苦
 
 
 
此去经年,执手相看泪眼
 
打箭炉的篝火点燃了往事
一手哈达,一手杯盏
我们端着往事,凝眸相窥
脸上是浅笑的波,眼底是暗鸦的浪潮
 
只有经年才能懂得经年
星星们还是钉在三一八的路边
那些采花的过客,和放蜂的人
跟着季节,来了又往
 
锅庄里,有整齐的步伐
踢踏阑珊中的邂逅
弦子上,有荡漾的情愫
只有摇摆的火焰,一再燃烧
那些刻骨铭心的瓜果
 
 
 
学诗谩有惊人句
 
看山的轮廓
贡嘎山说清楚了春夏的氧离子
山腰上的缠绵和山下的福荫
笼罩攀缘余生的晨昏
 
我供养山上的金光
慈悲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善念也不是随处而生的草芥
我不合十,也不诵读
 
我只是用文字,一点点
拨开灵魂深处的恻隐
用平仄之间搭建自己的桥
渡过自己的青春
 
唯有自渡,才能把光阴留住
所谓的细节不过是白驹过隙
留给大地的一片脚印
镜中的花,也会凋谢
也会绽放,只有勤勉的布谷鸟
唤回了匍匐的身影
 
 
蜻蜓时光,方荔绘
 
 
 
饮马流泉落日低
 
行路的人,走不出乡音的境域
寻常的问句,都可以让
满面的风霜,流下欣慰的珠玉
 
半生陡峭,在顺势中跌落
满腔的苦楚,水滴石穿后
才能让耿耿于怀的远望
定格成彼此安慰的杯盏
 
声声叹,步步高
手中的马鞭一直抽打着灵魂
只有黯然的举步维艰
才能成全这朝拜山河的夙愿
 
而立之年的言辞,不过是一把
割向命运的闪电,过眼云烟
天命之时的顿悟,才有了
庇护老幼的权柄
该跪的跪,该还的要还
扬鞭的手,不能承载过错的鼎力
在人间翻身挫镫,不走回头路
 
 
 
鹧鸪声里数家村
 
夜是深的,伸手摸不到记忆的脸
只有星子,在草木的芬芳上
点亮归程的坐标
 
数一栋房子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是数不完的旧账
只有狗叫声,喊碎了池塘的涟漪
 
沿着村路,丈量步步光阴
总会有路口,让你转身
在满脸疲惫中,睁大双眼
确认存在脑海里的一个名字
 
炊烟掩盖白杨树下的碾子
晒场上的辊子和拴马桩
守望着四季平安的邻居
 
车灯,照亮黑暗的路
而远处更黑的地方还有路
离家的路
走不完的回家的路
 
 
 
阶前梧叶已秋声
 
无边落木下退潮的中年
发髻在灵魂的上端
嘲笑不平凡的黑豆
和黄豆辩论豆芽的长短
 
落叶说你胖得发芽
他想说你是幸福的茁壮
又想说你是懒惰的
开花结果还在做梦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哑树,在雨雪中成长
树冠在夜空的暮色
中年身影定格在向上的石级上
 
 
 
时光书
 
绕开文字的羁绊窗外
红星路一片属于岁初的月色由远而近
指针不适地摆正身子
 
输液瓶
一滴滴流淌进母亲的血液
这一世
那些血栓在慢慢地溶解
 
儿子目光透过月色
坐在床板上倾听微微远去的鼾声
 
妻子翻开一本书挪动了一下台灯
我回到电脑前用冰凉的手指
打下两个温暖的字
 
 

黎阳,生于1970年代,原名王利平。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星星》诗刊编辑。出版个人作品集《成都语汇——步行者的素写》《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在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获奖若干,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西岭笔录》

黎阳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责任编辑:南渡

相关阅读
在文学群里结识了诗人谭滔,结识不久,他便把自己的诗集寄给了我。收到谭滔老师的诗集,我立马捧来阅读。

2024-11-20 19:23:33

湛江籍作家林小兵的散文集《点点灯火》,不仅是对个人生命轨迹的细腻勾勒,更是一场对故土与生活深度的

2024-10-25 09:01:58

这是活跃在深圳戏曲舞台上的黄梅戏艺术团,是专业黄梅戏演出的公益文化机构,填补了广东省黄梅戏艺术传承发展的专业团体空白:梅之韵黄梅戏艺术团。该团在南国叫响了知名度,一路

2024-09-02 00:49:54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汇聚了多元的文化资源和社会群体,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珠海特区报《湾韵》副刊举行的“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研讨会暨大湾区散文创

2024-08-29 23:17:43

《月亮与六便士》李寂荡译本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甫一上市就进入当当网新书热卖榜,在世界名著类别中排第二位。

2024-08-01 18:49:37

7月20日,是一个酷热的星期六。十数个诗歌爱好者,在京城欢聚在一起,兴趣盎然地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集《你的模样》诵读分享会。 她们的活动是如此美好知性、优雅精

2024-07-23 11:16:4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Copyright © 2018-2024 www.dwqsb.com 主办:大湾区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联络我们 澳门:(853)6809 2788 香港:(852)5699 0115

举报邮箱:ghmbayareatimes@foxmail.com 京ICP备2023005563号